第348章 希望小学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对于广大农民来说,种粮食也就勉强能得个温饱,想要致富根本不可能。只有吃穿不愁了,才会有钱有闲去重视自家孩子的教育。
为了提高全民教育热潮,董教授决定以“红色资本家”的头衔,用自己蒋家四儿媳的身份代表沪市蒋家在国内捐助四十家小学、二十家中学。取名为“希望小学”、“希望中学”,不是董教授像作者一样起名废,而是“希望”是最好的代表词了。
蒋华书跟董教授夫妻俩筹划的时候,董教授刚起了个头,蒋华书就双手赞成,因为他下一步要去沪市浦东拿地,跟政府打交道,目前来说最大的靠山只能是蒋家四少这个头衔来当敲门砖。可如果是捐了六十座希望学校,那分量可就完全不一样了。
先不说采访啊出名啊,这些他们不会接待,也不需要出名,躲还躲不及呢。就为了敲政府的门,为了以后打交道方便,这些学校建的值!而且董教授是真心在搞教育,要让世界了解我国,让我国走向世界,全民文化水平提升是必须的。
贫困地区的劳动人民代表着我国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,他们的子女更加应该受到最好的教育,出人头地改变现状。并不是说只有大城市的孩子们享有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,农民的后代也一样享有,一视同仁才对。
通过沪市政府的中间协调和帮助,很快,沪市“红色资本家”蒋家捐赠的“希望小学”和“希望中学”如雨后春笋般在各贫困地建立起来。
董教授高薪请来了一些有经验的教师,并且根据现代的教育制度给希望学校制定了严格的教学计划。希望小学和希望中学不仅提供基础教育,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实践能力。学生们在这里不仅学到了知识,更懂得了做人的道理。
通过小半年的教学时间,期末考试后希望学校成了国内有名的“重点学校”,老师们的新颖教学模式和孩子们期末优异的成绩,刷新了好多人们的认知。就连初中生得考试试卷也被复制下来张贴在学校外,以供来参观的人们鉴赏。
附近有条件的家长想走后门把孩子塞进希望学校,校长微笑婉拒。笑话,希望学校是出资人专门给贫困的农民孩子盖的,只有辛辛苦苦、脚踏实地的劳作,认真种地的农民孩子才能享有入学权。
以前看不起农民的人们被彻底打脸,原来贫困地区的孩子一样可以品学兼优,一样可以门门考一百分,一样可以当县状元免试进高中。
而蒋华书则凭借着“红色资本家”的头衔和捐赠学校的善举,顺利地跟沪市的各机关领导搞好关系。他没有着急弄沪市的大开发,而是一直在京都药厂和住宅楼上作文章。
这两年步子迈的有点大,需要猫着了。
随着希望学校的名声越来越响亮,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农村教育问题。一些慈善家和企业家纷纷效仿蒋家,捐资兴建学校,改善农村的教育环境。
同时,政府也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,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,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。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有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,他们的未来充满了希望。
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