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明末之新帝国 > 第919章担心多余

我的书架

第919章担心多余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  刘布在集结足够多的兵力以后,就开始由廊坊出发,分别的部下各位大将,划分了防区。

  面对北京城这华北第一巨城,刘布并没有任何的轻视,他知道,如果要强行攻破它,他这点兵力还不足。

  强行的攻击,很容易就会令他们拉垮步子,迈得太快,容易扯着蛋。

  历经了千辛万苦,才有今天,就等着坐享收成,刘布反而不着急了。

  刘布现在,首先是对京城进行封锁,切断其对外的联系,然后再等待他们的各种攻城武器,主要是大炮和攻城用的楼车、擂木等等东西。

  华夏军拥有这些东西,但是这些东西用来对付北京城,好像都不适用,因为京城比普通的城市,都要高上一倍不止,这也就意味着,一般的云梯,都派不上用场。

  这么高的云梯,制造难度非常的大,士兵也都非常危险,所以这一点被刘布否决了,他们使用巨木撞门或者是用楼车附城,而不是使用云梯,蚁附攻城。

  刘布目前手下,只有将近四万左右的军队,不过他很快就得到了增援,增援的不是华夏军的士兵,而是明军视为救兵的关宁军。

  关宁军本来就十分的犹豫,他们十分的不看好大明,当大明动员七十万大军,大举南下,准备收复失地时,在朝廷眼里,这是以堂堂正正之师,收复失地,但是在祖大寿、吴襄等老油条眼里,他们就看出,大明是不行了。

  七十万大军,好大的声势,但是这支大军居然没有粮响,就是准备去抢,用的是以战养战,就食于敌的政策。

  这些烂事是人干的吗?就算干成了,也都民心尽失,势必不能持久。

  而祖大寿和吴襄等人,则看得更加透彻,你这么多大军涌出去,却没有粮食,如果华夏军是精明的,我根本就不与你打,就是拖,也都可以把你拖垮。

  这声势虽大,却是回光返照罢了,强弩之末,势不能穿鲁缟。

  这时候华夏军的使者,秘密的向他公布了华夏军的作战计划,其实刘布己坐镇登州水城,这真是吓坏了他们,这时候,他们就知道,大明是真的完蛋了。

  如果让刘布从天津卫登陆,他们七十万大军,就没有退路,崩溃就是眼前,不是崩溃,就是投降。

  此时祖大寿和吴襄等人,不再犹豫,马上愿意向华夏军投降,配合华夏军的行动。

  本来他们还有很多条件的,但是看见华夏军如此的强势,还玩出了这一手,他们是不再提多余的条件了,早早的从龙,说不定还可以混一个开国功臣的待遇,如果迟迟未归,等到华夏军拿下京城,说不定就不需要他们了。

  为了表示诚意,关宁军也都出兵两万,从山海关方向,往京城北面的德胜门、安定门方向发动攻击。

  其实华夏军也都不缺关宁军这两万人,说句不好听的,就算关宁军不配合,前来勤王救驾,也不是刘布精锐部队的对手,这时候已经不是士兵的人数或者是士气,决定战争走向的因素了。

  决定战争走向的,主要是装备和训练,刘布齐装满员的三个师,进入了天津卫以后,他便有一种,大局已定的感觉。

  至少放眼北直隶,大明没有可以跟他们抗衡的力量,就算杨嗣昌他能率领三十万大军来,刘布也都不用怕了。

  明军想复制朱燮元在夷陵城下全歼华夏军一个师的奇迹,也都很难,双方的武器,差了一个时代,不是人员或者是士气可以挽回。

  华夏军在京城四周,成立了四个大营,每个大营都分别负责一个方向,他们依照明军的标准,立硬寨打硬仗,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。

  所谓的立硬寨,指的就是挖三道壕沟,每一道壕沟都深达两米,然后在四周竖立三米高栏栅,放置鹿角、拒马等等工具,防止敌人军队,进行冲击或者是劫营。

  明军一向最擅长的就是打这种仗,也有人把它称之为结硬寨、打呆仗。

  华夏军他这么干,不符合其一贯的作风,他们一向都是以进攻为主,防守非其所长。

  这也与他们崛起以后,一直抢夺大民的天下和江山有关。

  更加要命的一点,连城中的守军都看出来了,这就是他们建好了大营,自然是要等待其他军队的到来。

  刘布他知道,凭着现在手上的那一点实力,强行进攻京城,可能会成功,但是伤亡会很大,所以他决定,等大军集结以后,才给这里以致命的一击。

  而且刘布也可以很肯定一点,那就是,现在的城中乱成了一团,军心士气极其的低,时间对华夏军有利,对明军不利,拖得越久,城中的问题就越多。

  当他们知道洪承畴和杨嗣昌大军投降以后,估计就再也没有什么信心抵抗了,所以刘布就想出了如此一个法子,那就是等待大军到来,炫耀武力。

  炫耀武力的主要原因,还是华夏军崛起的太快,成事太快,没有什么底蕴,如果打顺风仗,顺风顺水的时候还好,如果遇到了什么挫折和打逆风战的时候,那就会死得很惨了。

  刘布借此缓一缓劲,整顿军队,去芜存菁,提高士气,加强凝聚力,也让城中的百姓和军民,见识到华夏军强大的军事武力,他们再也无心跟着一支强大的军事武力对抗,最终只能够选择投降。

  所以刘布才会故意的摆出这么巨大的声势,把他们所能用的武器都拉了出来,主要就是为了炫耀武力,震慑敌心。

  本来在刘布的构想之中,他们会有一场非常惨烈的大战,这一场大战以后,将会决定双方的命运,华夏军就是凭着这一场大战,坐南背北,建国称帝,立万世不拔之基业。

  但是就连刘布也都料想不到,大明是孱弱到了如此的地步,政治体制腐败到了极点,军队根本就没有战斗力。

  本来他们还在死撑,死撑着跟华夏军对抗,但是当他们知道华夏军从天津未登陆,快速的包围京城以后,这支军队就没有了士气,再也没有底气跟华夏军作对了。

  这也就令刘布感叹,知道大明十分的弱,但是万万料想不到,他会落到如此的这一步,可以这么说,不是华夏军他们强大,不是他们打败了大明,而是大明自己玩死了自己。

  两百多年的重文轻武,加上官员贪污腐败,民生凋零,社会黑暗,这让大明这一个庞然大物,从内到外,腐朽了,他虽然看起来还非常的庞大,但是外人轻轻一推他就倒了,倒地以后,再也无法起来了。

  刘布不免感叹,想明军初始之时,纵横天下,打败了天下无敌的蒙古铁骑,计打到四方国家都为之臣服,在南方成立了交趾布政使司,在北方建应努尔干都司,即使在西南方,也一路横扫,几乎就与印度相接了,可以这么说,开国之初,他是强大到了极点的国家。

  刘布在就在想,如果他们敢在那时候造反,估计也就是在莱州闹一闹,就会被剿灭了,随便一支明军,就把他们给灭了。

  人还是那些人,但是却没有开国之时的名臣良将了,更多的像是温体仁、周延儒这等庸碌无为,尸位素餐之徒,他们于国家没有半点用处,反而还搞得乌烟瘴气,的长期的党争,党同伐异,闹得朝廷乌烟瘴气,民间则是一片混乱。

  再加上小冰河期的来临,许多地方,不是大涝,就是大干旱,百姓根本就吃不饱饭。

  人吃不饱饭,什么事干不出来?这点刘布是知道的,就连古人都知道,仓禀知礼乐,人饿着肚子,只会想着办法,用尽一切办法填饱肚子,而不会去想别的问题。

  大民养仕二百多年,养民二百多年,民间是有极深的底蕴,但是也架不住他们这样的折腾,百姓在饥饿饥寒交迫之中,消耗了对朝廷的忠心。

  北直隶就是大明统治的核心地区,其地位远在山东之上,刘布进入了这里,原本他以为会有很多阻力的。

  他们可不敢像当年的南宋一样以为,派兵攻进了北方,当地的汉人百姓,就会对他们提壶浆箪食,刘布他们也都做好了进入该地区以后,全民皆兵的准备。

  谁知道他们进入了这一地区以后,当地的百姓非常的麻木,非常的冷漠,看见了华夏军打来这里,他们也都没啥可畏惧的,既不望风而逃,也不热烈欢迎,就像看着陌生人走过来一般。

  丝毫没有意识到,换了官府,换了主人,他们的人生将产生重大的变化,可能在这些百姓的心里面,都麻木了,城头变幻大王旗,你方唱罢我登场,谁人当皇帝,谁人当家,还不是一样,人为刀俎,我为鱼肉,这是永远都改变不了的。

  看见了这种情况,刘布没有失望,反而显得大为欢喜,这是他认定朱明已经彻底的失去了民心士气了。

  刘布还在想,大明立国两百多年,深入人心,是不是要学着原版一般,先派一支代言人,比如说流寇,让他们攻破北京城以后,逼死了皇帝,灭了大明,然后他们再出手,借着为大明报仇的名义,诛灭了敌人,趁机坐了天下。

  然后就可以洗去他们以家奴造反,篡谋夺位的恶名,但是现在他才想到,根本就没有这必要,成王败寇最能说明了一切,而他想象中的,百姓都起来反他,也都没有出现。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