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明末之新帝国 > 第394章名将之死

我的书架

第394章名将之死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  对于刘布的这个做法,李定国他们的十分的敬佩,对刘布表示了由衷的感激,表示从此以后将拼死为他效命。

  刘布他因为自己出身不同与张献忠为敌,但是他并不痛恨张献忠的为人,相反对于对方还相当的敬佩,认为对方不失为一条好汉。

  他也不忍心看见一代英雄豪杰,落得如此惨死的下场,虽然他不能左右或者是控制张献忠的命运,但是却不能因为张献忠因他而被凌迟处死,张献忠的生死与他无关,但是如果是因为他刘布被处死,那就必须对此进行干涉,张献忠可以死,可以因为各种原因而死,但不能因为他刘布而被千刀万的,刘布他这样子做,其实是很冒险的,如果让别人知道,他就吃不了兜着走,但是如果他自己不这样做,心里面又难安。

  在后世张献忠忠算是一个有争议的人,他起兵造反,杀人无数,这是有罪的,但是在他后来毅然地抗清,率领他的大西军抗清,他的大西军终其一生都是抗清的主力,这一点是值得人敬仰的。

  相比之下清兵所到之处,这么多士大夫和名臣纷纷的,争相的投降,而这些打着反贼的旗号的,反而是拒不投降,愤而看抗清,为大明延续了数十年的寿命,也打出了汉人所拥有的气节。

  大西军始终的坚持抗清,也与张献忠他的遗命有关,现在刘布他冒险弄死了张献忠,也都赢得了他军队里面大西军系的尊重。

  要知道刘布他与别的官军完全的不同,别的官军他们遇上了流寇,那是残酷之极,所有投降的人,一律被他们处死。

  这是因为大明的军队是按人头来算军功的,没有人头,你在战场报上报再多的军功,也都没人相信你,必须拿人头来作证,所以这些将军才会毫不犹豫的砍人头,只有砍下了人头,他们才能去兵部上报军功,才能够领赏。

 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跟流寇之间势不两立,形同水火,反倒是刘布,他可以在这方面相对的自由,那就是他根本就不会不在乎朝廷对他的那一点赏赐,他也不会为了赏赐而大砍特砍人头。

  曹文诏,山西大同人,很早之前,他就去了当时战事最为吃紧的辽东地区当兵,从小兵当起,到回来镇压流寇之前的这十年,他跟随过被努尔哈赤称为“熊蛮子”的熊廷弼,辽东地区最为重要防线—关宁防线的缔造者孙承宗,具有惨死的蓟辽督师袁承焕,十几年风雨,让曹文诏从一个小兵变成了大人物。

  当日曹文诏奉命出击,追杀流寇,洪承畴驻扎在在凤阳,而曹文诏和祖宽则兵出汝州,因为流寇一路跑到关中去了,一路逃往四川,他们便决定回头先铲除流寇的老巢,于是分别命令各位将领把守要害,发布檄文召曹文诏入关,曹文诏于是率领骑兵杀到灵宝。

  洪承畴认为流寇在商州和雒南两地,如果听说明军过去,一定会先逃往汉中,那时大军由潼关进入汉中,反而会落在流寇的后面。

  于是命令曹文诏从阌乡取山路到商州和雒南,直捣流寇老巢,然后再从山阳、镇安、洵阳等地赶到汉中来,阻止他们逃跑,并且对他说:“这次行军,道路迂回曲折,路程遥远,将军很辛苦,我聚集关中的兵力等待将军的到来。”

  然后亲切地拍着他的背为他送行,曹文诏二话没说就前去了,五月五日文诏抵达商州,流寇大军声势浩大,距城三十里,军营的灯火遍山都是,人数之多,让人望而生畏。

  但曹文诏等毫不畏惧,认为对方不过是土鸡瓦狗,半夜率领侄子参将曹变蛟,守备官曹鼎蛟,都司白广恩等发起了突击,一举打败了流寇,追杀数十里,尸体枕籍数十里,血流成河,流寇大军仗着险要地势,以一千名骑兵出来迎战,曹变蛟大声呼叫着冲进敌阵,各路兵马一同向前,流寇军再次大败逃亡。

  这一战让曹文诏名闻天下,其辉煌不在安庆之战之下,曹文诏、曹变蛟勇冠三军,流寇一听说大、小曹将军,都非常畏惧。

  没过多久,闯王高迎祥、李自成率领的各路流寇继续西逃,领军攻打凤翔,向汧阳、陇州挺进,曹文诏从汉中奔赴前线,流寇军都奔向静宁、泰安、清水、秦州一带,兵力再次将近二十万人,流寇就是如此,他们流动作战,居无定所,随便可以集结出数十万大军,犹如顽强的野草,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,而且可以轻易燎原。

  而洪承畴的追赶大军,因为曹文诏的兵力同张全昌、张外嘉的兵力加在一起也只有六千人,与流寇相比较悬殊太大,向朝廷告急,没有得到任何指示。

  六月,明军在乱马川同农民军相遇,发生惨烈大战,前锋中军刘弘烈被抓获,不久副将艾万年、柳国镇又战死,形势相当不妙,不过曹文绍确实是一个狠人,曹文诏听说官军大败后,瞪着眼睛大骂,立即赶到承畴那里请求进军作战。

  洪承畴高兴地说:“不是你曹将军,没人能消灭这股贼兵。但我的兵力已分派出去,没法派出接应你的队伍。将军出发以后,本帅亲率大军从泾阳赶到淳化做你的后盾。”

  当然,洪承畴其时最关心的还是如何弄到一大笔钱粮,以供大军之需,那有兴趣与流寇拼命,所以才有他突然兵至扬州之举,在失败之后,才狼狈的逃了回去,一心的剿灭流寇立功,以此保命。

  而曹文诏则是率领三千人从宁州进军,在镇宁的湫头镇同流寇贼兵相遇。其侄曹变蛟率先登上城墙,斩首五百人,追敌三十里,曹文诏率领步兵跟在后面追杀。

  他曹文诏就是凭着几千人就敢向对方十几万人的大阵发起了冲击,双方在数十里范围内进行厮杀,狼牙交错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绞成了一团,反复厮杀。

  流寇贼兵埋伏下的数万骑兵突然出来包围了他们,箭像刺猬的刺一样密集,流寇并不知道是曹文诏的军队,有一名小兵被俘后,害怕心急了,大声呼叫说:“将军快来救我!”

  流寇军中间的叛兵认识曹文诏,指点给首领高迎祥说:“这就是曹总兵。”

  高迎祥大喜,马上命令更加紧了包围圈,决不能让他逃了。

  曹文诏左右跳荡,亲手杀了几十个流寇,辗转拼战了几里路,最后体力不支,马又中箭受伤,遂拔刀自刎而死,其身边卫兵也尽数战死。

  洪承畴听说这个消息后捶胸痛哭,皇帝朱由检也为他痛心,追赠他为太子太保、左都督,赐予祭葬的恤典,让他的子孙世袭指挥佥事的官职,并命令有司为他立了庙,每年春秋两季予以祭奠。曹文诏的忠诚、勇武,世间无比,被称为当代良将中的第一人。

  曹文诏他算是明军之中以悍勇为出名的人,要知道现在的明军已经败坏了,一向都是军官当贪生怕死,兵又懦弱,根本就没有了作战能力。

  像曹文诏这种打仗就冲锋陷阵,身先士卒的将领,已经是非常的少,非常的罕见,他才会令朝廷另眼相看。

  大明的将领大多数是像刘布一样的,根本就不会冲锋陷阵,要打仗,要冲锋陷阵,他们也只是会让他们的手下去做,绝对自己不会去做,朝廷才会对曹文诏另眼相看的褒扬,希望能够激励其他的将领,让他们也能够向他学习。

  曹文诏每一次打仗,都是杀光了所有投降的俘虏,这种行为也都引起了朝廷的欣赏,还有就引起了流寇的震怒,所以流寇才会想尽办法,集中主力,不惜代价灭了他。

  只有杀死了他,才可以杀鸡儆猴,让其他的明军都知道厉害,再也不敢向这一位学习,向他学习的只有死路一条,这叫杀鸡儆猴。

  他们的这一种政策是非常成功的,因为像曹文诏这一种打仗奋不顾身,拼死拼命的追杀流寇的将领,已经是非常的少,也是少有的对流寇造成威胁的朝廷将领之一,曹文诏的死可是给明军以巨大的打击,此人一死,再也没有人敢身先士卒,悍不畏死的去追杀流寇了。

  流寇他们也都用事实来向官军们证明一点,那就是我们是一群狼,不是一头羊,你可以追杀我,但是并不代表你可以随意的追杀,如果老子不爽,来一个回马枪,就可以把你弄死。

  这样的形势就让明军的各大将领再也不敢分兵,孤军深入前去追杀流寇了,只能够大兵团的作战,只有集中优势的兵力之下才敢跟流寇进行决战,但是流寇他之所以叫流寇,那是因为他流动性强,看见风声不对,马上就跑,你官军小部队,孤军深入,有可能追上他们,如果是大部队铺天盖地而来,他早就闻风而逃了。

  他们闻风而逃,这也并不代表着他们失败了,他们也是保存了实力,拥有极其强大的作战能力的,如果官军敢毫无顾忌的孤军深入,他们就可以来一个回马枪,一举把对方吃掉,这就令官军不敢对他们摧逼过急,结果就变成一打一逃,流寇横行四方,官军就追杀四方。

  在这种局势之下,他们官军可是非常的害怕,别的不说,比如说官军中的另一位猛将祖宽,他在听说曹文诏全军覆没,战败身死了以后,他也不敢学曹文昭的这一种战术,而是躲了起来,再也不敢全力追杀流寇了,可以说流寇他们集中主力,灭掉对方的一部的政策,是获得了成功。

  
sitemap